约会玩手机怎么了

亲密关系发展的早期,大家都想做 “更好的自己“ 以吸引对方。这里有个问题:”更好的自己“ 是自己吗?

网上的恋爱小贴士会给你一些听上去很有道理,实则只是捕风捉影的建议。比如:如果她很认真地看着你说话,她有可能是喜欢你;如果她邀请你出去玩,她有可能是喜欢你······这些贴士的问题在于,如果是一个不相信异性朋友关系的寻觅者,会常常放大这些友好但普通的信号,给别人造成困扰。

这些贴士里,其中一条我觉得不仅是不合理的暗示,还具有潜在风险:如果她约会的时候不玩手机,他有可能是喜欢你。

我们得分两种情况来讨论:一种是对方完全不痴迷于手机,另一种是对方实际痴迷于手机,但是和你约会的时候不玩手机。

首先,如果她完全不痴迷于手机,那她约会时玩不玩手机真的毫无参考价值:她只是在做一件平平常常的事情罢了,“喜欢你” 的暗示更是无从说起。

在这里提出一种特定情况,如果她是不爱玩手机的人,但约会还在看手机,且不是真的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的话,有可能代表着你们的对话真的无聊到不得不看手机来发出强烈而明显的信号来告诉你是时候该结束了。以经验而言,多是男孩子倾向于不知道自己多无聊,同时也倾向于解读不出信号;而能解读出这样的信号的男孩子一般也不至于多无聊。从结果上看,这个策略除了丢失了一些优雅之外,并不能让无聊的约会结束得更早一点,因此我十分建议不要使用这种策略,转而采取其他更直接一些的结束约会的手段。

其次是实际痴迷于手机群体,但和你约会的时候不玩手机。听上去她对你非常特别,也许是显示了一些对你的喜欢,但这喜欢之下有难以忽略的潜在风险。

某种程度上,把约会玩不玩手机当作判断依据代表了一种矛盾的价值观:约会不看手机依旧被当作礼仪的一部份,但是我们却承认手机对我们注意力的诱惑有时能超过与此时此刻坐在你面前的这个人共享的价值。甚至这可能还是一种侮辱性的暗示:当下和你在一起的时光并不比手机有趣。

在这种价值观的推动下,我们把自己对对方的兴趣来作为是否改变自己行为模式的条件:我喜欢你,因此我要做得更得体一些,来吸引你。同时,这样的叙事隐含着这样的逻辑:我愿意为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而我希望你喜欢的是因为喜欢你变得更好的我。

危矣。

“为了另一半而改变” 这样的信念是浪漫而短期内是有益的,但这是把自我建立在对她人的情感上。如果我们相信浪漫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有高低起伏之时,那么当我们面对低谷,对另一半的信心动摇之时,自我也会随之摇摇欲坠。回到我们玩手机的冲动里来,我们可以将之陈述为 “我喜欢你的时候不会玩手机,玩手机的时候代表我不喜欢你了”。

非常实际。

从资本主义的交换的角度上来说,不再愿意 “维持改变”,做 “更好的自己”,意味着 “你的价值不足以交换更好的我” 了。在这里我们物化了 “自己”,并将 “自己” 作为想要东西的筹码。

长期来看,这样做是有风险的。

我们时常听到这样的故事:谁谁谁恋爱或是结婚以后变了个似的,另一半好像看着亲密的陌生人一般,在我看来这无非是这 “陌生人” 把自我建立在对她人情感上的结果。

如果我们把稳定的性格和做事方式作为幸福爱情与婚姻的重要前提,毫无疑问我们应当极力避免行为模式仅因情感而改变。由此,我有两种建议。

第一种建议,如果我们认为成为 “更好的自己” 是一件应该做的事,那么我们应当就仅凭这个目标作为任何自我改变的初衷。无论 “约会不玩手机” 这种小事,还是 “做一个诚实可靠的人” 这样更宏大的目标,将 “更好的自己” 建立在对她人的情感上有如在沙地上砌房子般松散,而在此之上所建立的情感一样根基不牢。唯有将目标与初衷合一,才能坚实可靠地建立起自我。

第二种建议,放弃 “更好的自己” 的执念其实也没什么。

如果我们认为爱一个人就要爱一个人的全部,而不是尝试这去改变对方,那么说实在的,就做自己就好了。没有人有任何权力对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提出质疑,不喜欢拉倒。即便我们通过建立在情感之上的 ”更好的自己“ 好像获得了幸福,但当我们对一切习以为常,真正的 “自己” 会被不断消耗,直到有一天另一半会陌生地看着自己,面对情感的分崩离析。

所以,“如果她约会的时候不玩手机,他有可能是喜欢你” 这句话不仅没有足够的参考价值,其隐含的价值观甚至有可能对未来幸福生活留下隐患。喜欢玩手机人约会看到对方也玩手机,应当长舒一口气:我和她还蛮搭的。

只要别在和我约会的时候玩手机就好。

作者: 车公庙食草人

一个真正热爱生活的人,是在认清生活的本质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